海南週刊 | 冬忙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婧姝
古人云:“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冬有終了之意,是指秋季作物全部採收完畢後,糧食歸庫,動物也開始躲進安樂窩冬眠,忙碌的時光告一段落。這是許多人概念中的冬季場景。冬,宜靜。
但在海南,冬季是個不折不扣的農忙季,冬耕、冬種、冬收在這個時候交叉進行。冬日的陽光帶給海南島溫暖,島民們向陽而作,爲全國人民捎去瓜香、菜香、花香。
陽光正好種瓜菜
冬季,當寒潮侵襲全國大部分地區,海南島上依舊氣溫適宜,適合瓜菜、果樹生長。每年共有兩三百萬噸冬季瓜果菜從海南銷往全國30多個省份。11月到下一年春節前後,是瓜菜種植大戶們最忙的時候。
去年入冬至今,每天天剛矇矇亮,文昌市潭牛鎮瑞信農業常年蔬菜基地的負責人戴繼賢就要組織工人去基地採收新一茬的廣東菜心,“我們這兒有1000多畝地,全都種植廣東菜心,9月播種,一個多月後就能採收,一茬一茬種,一直忙到第二年5月”。除了管好工人,戴繼賢還要負責管理菜地。
“種菜心天氣太熱不行,天氣太冷也不行。到了冬天北方就種不出來菜了,這時候海南種植冬季瓜菜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戴繼賢一邊割菜一邊聊。
和廣東菜心一同採收的還有東方市板橋鎮三間村上彩熱帶花卉產業園種植的石斛蘭,它們大都被裝箱打包發往國內各大城市,有的被栽進花盆,就近銷售。

11月 母生 別名爲紅花天料木,是海南著名的鄉土樹種、名貴木材,每年11月前後結果。
邢玉花是該產業園班組組長,分管5個花卉大棚。臨近春節,石斛蘭走俏,她比平時多了一項工作——帶着班組的姐妹們用花卉組盆,擺出簡單的造型。“現在大家的生活好了,過年不僅要有好喫的,還要有好看的。”邢玉花看着眼前的紅花笑着說。
冬季是石斛蘭、紅掌、綠蘿等盆栽花卉種植銷售的旺季,也是菊花等鮮切花種植銷售的旺季。東方市三家鎮是我國重要的冬季菊花種植基地,這裏出產的菊花色澤潔淨,不僅供應國內市場,還銷往日本、韓國等地。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是日本、韓國的菊花消費高峯期,東方的菊花種植戶加緊摘花,切花,一箱箱菊花被放進冷庫,分批銷售給經銷商。“我們的菊花全程冷鏈運輸,採摘後兩個星期就能運抵韓國。”三家鎮酸梅村的菊花種植戶趙茂鋒說。
冬季滋補品鮮羊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也是進補的佳期。你若問冬天海南有什麼進補食材,本地人給出的答案很有可能是羊肉。海南民間有“東有東山羊,西有烏烈羊”的說法。昌江烏烈羊毛色光亮,脂肪少、肉質佳、味道美,在西部市縣頗有名氣。
烏烈鎮長塘村村民陳新瑞每到春節前備年貨時,便找相熟的羊肉販子預訂一整隻羊,一部分近期食用,餘下的放入冰箱冷凍層,用來在春節期間招待客人。

12月 烏烈羊 指生長於海南昌江烏烈鎮的黑皮羊,肉質細膩鮮美,白切烏烈羊是昌江名菜。
大道至簡,上好的食材往往只需採用最簡單的烹飪方法。陳新瑞一家最喜歡喫用烏烈羊做的白切乳羊,這道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羊肉的鮮。
“羊肉冷水下鍋,加入生薑、料酒,水開後再煮20分鐘左右,煮至用筷子能輕鬆插入羊肉的表皮就可以出鍋了。”這是陳新瑞多年來總結出的經驗。羊肉煮好後,切塊,蘸上由蒜末、蔥末、醬油等調製而成的蘸料,食之回味無窮。
在海南東北部市縣的一些居民看來,沒有喫紅糖年糕的春節是不完整的。這種充滿年味的美食,寄託了人們心中的美好願望——“年年高”。定安縣龍河鎮居民麥世妹從家婆那裏學會了年糕製作技藝,每年臘月二十五前後會爲一家人準備年糕,這彷彿已成爲過年前的一個儀式。
白糯米浸泡一夜,再晾曬半小時,將米磨成粉,加水和成團,這是製作年糕的前期準備工作。
和好米粉團後,架起一口大鍋燒水,將紅糖放入鍋中熬至濃稠。“熬糖漿要注意控制好火候和水糖比例,雖然熬過很多次了,也有失手做不好的時候。”麥世妹說。
熬煮米粉團使其膨脹至兩倍大,適時加入熬好的糖漿。這時,輪到家裏的男人上場了。糯米粉的黏性開始顯現出來,需要兩個成年男子用鐵鏟和棍棒不停攪拌,待糯米粉將紅糖完全吸收變成紅色即可出鍋冷卻定型。
喫法上,有人愛它的原汁原味,用熱油將紅糖年糕煎至兩面金黃後食用。也有人大膽創新:讓切好的年糕在雞蛋液裏打個滾,再在鍋中放入薄油煎炒。酥脆的雞蛋包裹着軟綿綿的年糕,一口下去,又香又甜,口感層次分明。
冬季還是海南黎族羣衆釀酒的季節。每年元旦後,黎家婦女會用植物原料製作酒餅(又稱酒麴),然後用新鮮的山欄米釀酒。待新酒裝壇,春節也要開始了。在闔家團圓的餐桌上,喝一口山欄酒、喫一碗三色飯,黎家人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自在觀鳥迎稀客
海南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線路上,每年12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數以萬計的候鳥在海南島越冬或從這裏路過。如果你是一名觀鳥愛好者,此時帶上相機、背上望遠鏡來海南各地觀鳥,一定會收穫滿滿。
冬日裏的昌江海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綠意盎然、水草肥美。在這裏,自然環境是背景,鳥兒是絕對的主角,它們可以任意在樹上跳躍,在湖邊嬉戲,在空中飛舞。

海口的一個蔬菜種植基地,一位農戶在給大白菜澆水。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一隻披着藍色外套的小傢伙,躡手躡腳地闖入了鏡頭中。“是藍翡翠!你看它又長又大的嘴,還有亮麗華貴的藍紫色羽毛。”海尾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薛美麗欣喜於她最新拍到的鳥種,雖是管理人員,但她表現得更像一個熱愛觀鳥、拍鳥的鳥癡。
昌江愛鳥隊隊員任榮霞是真正的觀鳥達人,能識別400多種鳥類。她說,觀鳥可以使自己遠離喧囂,有機會親近大自然,“大自然是我們觀鳥愛好者的神祕地帶,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很可愛”。

1月 勺嘴鷸 鷸科勺嘴鷸屬鳥類,其數量遠低於大熊貓的數量,2022年1月8日我省調查隊員在儋州灣發現3只勺嘴鷸。
古人讚美梅花“凌寒獨自開”的品格。海南冬天不“寒”,但也有幾種花扮演着“急先鋒”的角色,它們耐不住性子,無法等到春天再開,樂於爲冬季平添幾分春色,比如美麗異木棉花、紫荊花。
今年春節前,在海口日月廣場、迎賓大道等處,不少市民看到開滿 一樹紫粉繁花的植物,那就是美麗異木棉。美麗異木棉花花形娟秀,在車水馬龍的馬路邊上十分惹眼。美麗異木棉原產於南美洲,20世紀80年代才被引種至國內。雖然千里迢迢來到了中國,但它依舊遵循着故鄉的時令——在南半球的春天即北半球的秋冬季節開花。
同樣在春節前就已開花的還有紫荊花。紫荊花,又名紅花羊蹄甲,因樹葉形似羊蹄得名。它的花期較長,每年10月底開花,一直開到第二年5月。在海南各市縣的公園、街道、小區,紫荊花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