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名畫再創作 用創意致敬經典
《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兩天,西安高新區第十初級中學的校園裏,一場中學生版“世界名畫展”吸引了大家的關注。走進校園,記者看到,一張張充滿新意的“名畫”被擺放在顯眼位置,很多被掛在走廊的牆壁上,隨處都可駐足欣賞。
這次“名畫再創作”是學校針對八年級全體學生開展的一項特色寒假主題活動,寒假期間,學子們懷着對大師的敬意,用飽滿的創作熱情投入到了“名畫再創作”活動中。開學初,學校將200餘幅學生藝術作品在校園內進行了展示。
從《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到《星月夜》《吶喊》……學生們在衆多名畫中選擇一幅自己喜愛的世界名畫,結合自己對作品的藝術特點、思想情感的理解,從繪畫材料、表現形式、元素融合上進行了大膽創新,用不同藝術語言來對名畫進行詮釋。


在八年級七班卜芳瑩的創作中,她將《蒙娜麗莎》改畫成了一位正在教室講課的老師。問及創作的初衷,她直言:”當我第一次看到蒙娜麗莎這幅畫時,就被畫中女子優雅端莊的氣質所吸引,她那一抹淡淡的微笑讓我覺得她高貴、溫柔、含蓄,感覺親近而神祕。這讓我想起了我的老師。我覺得老師這個職業是神聖的,他們教書育人,不僅教會我們知識,還讓我們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就像畫中的蒙娜麗莎一樣,無時不散發着智慧又神聖的光輝。所以我在創作中把蒙娜麗莎改畫成了一位正在教室講課的老師,想借此表達對老師真摯的感謝。“
“實在是太傳神了!沒想到孩子們的創作力這麼強。”該校美術教師趙珂萱介紹,學生們在此次創作活動中積極參與,充分發揮想象力,敢於大膽創新,整體展現出了獨特的創意和更加多元化的藝術風格。有的同學用超輕黏土、毛線、布片、塑料等綜合材料,將平面繪畫作品創作成立體或半立體的手工形式;有的同學在原畫基礎上結合校園生活加以創意,比如把蒙娜麗莎畫成一位在教室中上課的教師形象,把吶喊中的人物造型改爲自己的形象來表達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的焦慮情緒;還有的學生把藝術家本人形象巧妙的融入畫面中,創意十足。


“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 趙珂萱說,通過此次再創作,學生們徜徉於藝術的海洋,感悟經典,探尋時代背景,“漫步”於故事中的過往,學會了欣賞美、感受美、領悟美、創造美。期待同學們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能繼續開拓視野,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敢於表達。
西安報業全媒體見習記者 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