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吹捧上天”的淨水器,爲何跌落神壇?只因6個問題太突出
一聽到淨水器出水就能喝,你是不是會有安裝的衝動?安裝過後有沒有後悔?
沒錯,我也是這樣落入圈套的,裝前心心念唸的一定要,裝後才發現,一步步進入商家的圈套。

說到淨水器,它的6個問題不得不提。
一、濾芯更換時間不透明
從某種意義上講,淨水器=忽悠機,爲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是濾芯更換時間有疑問,沒有強有力的說服力。

我家兩臺淨水器同時安裝,一臺經常用,一臺很少用,奇怪是兩臺同時報警,說明它是以時間計算。但更奇葩的是,沒有經常用的淨水器,拆開濾芯還是生黴的,說明濾芯還是要定期更換。

這就坐實了一點,該機型(僅代表我用的這兩臺機子)濾芯提示更換時間是內置程序,半年時間一到就自動提示,跟你用不用沒關係,也跟TDS值和流量沒有半毛錢關係。

二、專用濾芯成本高
都說淨水器是個坑,但我沒想到最大的坑是更換濾芯。想買10寸的通用濾芯不匹配,專用濾芯成本又太貴。

就拿我家來說吧,複合濾芯半年一換,一次300元,RO反滲透膜濾芯不足兩年一換,一次800元,換算爲年使用成本,大概1000元/年。說實話,用同等的價位買礦泉水,天天喝也飲用不完。
三、純廢水比高浪費大
中國人刻在骨子裏的美德,就是節約,哪怕一丁點的水資源浪費,內心都是可惜的。

反觀現在的淨水器,廢水直排下水道,天天用天天倒,浪費的確大。

假如按每個家庭,一天使用15L直飲水,廢水比按1:3計算,每月排出廢水1.35噸,按照水費5元/噸計算,共計6.75元。大家不妨反思一下,淨水器家庭使用佔比爲18.2%,其中92%爲反滲透膜淨水器,八千二百萬家庭每月倒掉1.35噸廢水,還是有一筆賬算的哈。

爲了減少浪費,很多家庭用淨水器過濾出來的廢水衝馬桶、拖地,結果利用率也不理想。關鍵原因是廢水是暫時存儲在廢水桶,它和用水時機或方式有矛盾,要的時候沒得,不要的時候又有一大桶,而且,每次用水時都得到廚房接,實話實說,是真的不方便。

當然,如果商家能把廢水供水方式和存儲問題解決好,把廢水充分利用起來,廢水比高一點,大家也不會挑刺。
四、無中生有,虛假宣傳
現在的淨水器,就差沒吹上天,保健、美容、殺菌……樣樣都會。

說白了,淨水器的作用只是過濾自來水,過濾之後的自來水還是普通自來水,中途沒加藥劑,也沒加試劑,經過PP棉、活性炭……過濾一次後,就成神丹妙藥了,上可美容養生,下可治病,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一個推銷騙局,大家切記莫上當。

五、誇大過濾效果
嚴格來 說,淨水器終端機類型中,只有超濾膜淨水器和RO反滲透膜淨水器兩種效果最好。然而,部分商家利用消費者的不瞭解,昧着良心賺錢,將鏽水與自來水做對比,對外宣傳水龍頭淨水器過濾效果好。

實際上,這種幾十百把元的水龍頭,頂多就是過濾點雜質鐵鏽,要想去除殘氯淨化水質口感,就憑那點點活性炭,恐怕永遠無解。

若有疑問,請看下圖淨水器過濾技術比較。

六、劣幣驅逐良幣,擾亂了市場口碑
淨水器銷售,有一批專業推銷的騙子,手握劣質淨水器跑鄉竄村銷售,各種卑劣的手段欺騙老人,造成行業口碑潰敗。

比如說,有些銷售人員用電解水騙局欺騙消費者。

買賣宣傳演示時,商家通常跟上圖一樣,用自來水和過濾後的純淨水做實驗,當自來水變渾濁以後,就說水質不乾淨。

事實上,這是因爲水中含有電解質,水質電解器的鐵棒與水接觸過後發生的化學反應,跟水質是否乾淨沒有任何關係。如果在淨水器過濾後的純淨水中加入食鹽,讓它產生導電性能,放入電解器後,純淨水也要變渾濁,所以說 ,這就是一個騙局。(具體實驗看下圖)

正是因爲這樣,受害朋友一傳十十傳百,導致行業口碑下滑,想用的人不相信,不敢用。

寫到最後,我想說的是,淨水器是否適用,值不值得買,主要取決於水質和個人生活習慣問題,如果不能接受前三個致命缺點,選擇燒水喝反而是最恰當的選擇。